南通市通州湾新区禹稷寺,位于南通滨海园区三余镇区西--广运村南头排,再往东不过十余公里即为黄海,是通东地区的民初文化遗产。
1912年,清末状元、实业家张骞先生在“金陵荡”(现三余地区)建立公司围垦兴农,,为镇水兴农1920年开始筹划建庙,1925年建成。以“禹王治水,后稷种地”之说取庙名为‘禹稷庙’,是年秋天,请又真和尚住持当家,改神庙为“禹稷莲社”。
1992年6月,原通州市人民政府将在文革时期被改为工厂的部分庙产归还,复建禹稷寺庙。由于当时条件所限,禹稷寺大小20余间殿房拥挤在不足4亩的窄小空间,且地处居民区内,远不能适应广大信众过宗教生活和对外开发的需要,仰赖国家宗教政策英明,通州市委、市政府及三余镇政府重视支持,社会各界鼎力相助,2006年政府又批准在三余镇西北,中国近代教育家、佛教贤达江易园先生故居“耕读处”移地扩建禹稷寺,同时保留“江易园耕读处”为文物保护单位。礼请觉正长老的弟子光平法师为禹稷寺住持,此是三余镇创建历史文化名镇、造福通州民众的的传世之作。
新禹稷寺规划用地48亩,按丛林式寺院格局设计,有九龙壁和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三进式庭院,有九龙壁和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三进式庭院,兴建钟楼、鼓楼、观音殿、地藏殿等主体建筑,配套建造大圣殿、伽蓝殿、经堂、祖堂、安养堂、念佛堂、斋堂、客堂、寮房、厢房以及展示佛教特色文化的楼台、亭阁、长廊等设施,配合保留“江易园耕读处”建设放生池、耕读园等文化特色项目。
禹稷建筑特色为明清风格,秉承汉传大乘佛教,建设净土道场,供佛门四众弟子修持礼佛,弘法利生,护国佑民。---------摄影大师张进祥 摄
|